响堂山石窟:艺术史上与众不同的一笔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发于2024.12.9总第116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从河北邯郸出发,向南再向西行驶50多公里,就到了峰峰矿区。过去的几十年,它一直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上百年间,更是盛产“黑金”的北方“煤城”。但如果你有耐心,愿意顺着历史继续向前,会看到古赵邯郸重要的区域中心,它站在太行山滏口陉的东口,处在山西进出华北大平原的要隘之上。

  当年,曹操到山西讨伐高干得胜归来,便是从这里返回邺城——“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到了北魏末年,高欢经营邺城,奠定了东魏、北齐两个朝代的基业,滏口是邺城的门户,又是晋阳至邺城的交通要冲,权臣和皇室贵族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滏口陉正是必经之路。他们在这里整修道路,修建行宫。东魏武定末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命人在鼓山之腰,开凿石窟,雕刻佛像,中国艺术史上一部分最精致的佛教造像就此诞生。

  出峰峰城不远,便是响堂山石窟了。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15公里。之所以称为“响堂山”,据说是因在石窟幽深的洞中,人们击掌、甩袖等动作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南北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

  北齐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事连连的朝代,然而这个短暂的王朝却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达到了艺术的高峰。鲜卑贵族与武士,汉族官吏和艺匠,汉族或非汉族的佛教僧侣,外族商人,乐伎以及官方使节都活跃于当时的文化、宗教、商业乃至政治舞台。不同文明、文化彼此影响而后交融,创造了崭新的艺术样式。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响堂山石窟留下了与众不同的一笔,是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与云冈、龙门并称中国三大皇家石窟。

  北齐享国28年却历经6帝,在那个南北对峙、纷乱动荡的年代,这个位于北齐都城邺城边的石窟,给予身处乱世的人们精神上的抚慰,它也因为吸收了源于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和凿刻成就,被今天的学界称为“北齐造像模式”。

  建窟之谜

  抵达响堂山石窟是一个雨天,石窟内光线微弱,佛像却因此更显沉静。这个阴雨的工作日,仍然有不少游客和石窟爱好者来参观,甚至需要分批次轮流进入洞内。40年前,18岁高中刚毕业的赵立春进入当地文物保管所到石窟工作时,这座曾经辉煌的皇家石窟还是满目疮痍,几近埋没在山野。

  那时,中国的石窟寺考古学起步不久,极度缺乏专业石窟寺考古工作者。今天已是响堂山石窟研究院学术院长的赵立春回忆:“那时候文物保管所有几位老同志在看管石窟,基本上谈不上研究。”198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知名学者马世长带研究生到响堂山研究,赵立春每天跟在他们身后,拿着尺子以及其他叫不出名字的工具,绕着响堂山石窟雕像测量、记录。马世长觉得这个年轻人挺愿意学习,同年,引荐赵立春参加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主持的全国首届石窟考古研修班,这批学员被称为石窟寺考古界的“黄埔一期”。

  培训一结束,赵立春迫不及待地赶回峰峰,他自称那时为“觉醒年代”,“原来守着千年瑰宝却不自知”。当他再看向响堂山石窟,一幅历经千年的“画卷”展开了。

  公元534年10月的一个傍晚,洛阳阊阖门上最后一次颁布了皇帝诏书,刚经历过北魏分崩离析的东魏孝静帝被权臣高欢挟持,下令迁都邺城。没给人们任何时间准备,城中官民接到诏令后必须立即收拾行装启程。迁都十七年后,公元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废掉了孝静帝,建立北齐。同一年,鼓山西向的半山腰处,响起了穿云裂石的斧凿声。

  如今,根据山下常乐寺立于1159年的石碑内容,北响堂石窟始建于北齐开国的文宣皇帝年间(550—559),可惜本应该记录石窟开凿过程和窟主身份的题记,没有保存下来。在北响堂石窟洞窟入口附近有一些大型石碑的残迹,学者们推测上面很可能曾经刻有这些信息,但同样也被毁去。因此,与另外两座皇家石窟云冈和龙门不同,响堂山石窟的功能性质、建造目的和供养人归属等问题一直是历史谜题。

  关于这个谜,《资治通鉴》曾有记载:“(八月)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高洋称帝后,追尊已去世的父亲高欢为高祖献武皇帝,他怕父亲的灵柩在战乱中遭到损毁,开凿石窟并将灵柩藏在石壁中。然后又杀了所有建造石窟的工匠,从而隐藏了皇陵的秘密。可惜,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愿。仅仅二十多年之后,北齐王朝灭亡。一个石窟修建者的儿子,顺着父亲生前的暗示找到了皇陵,并且盗走了里面的宝物。